心理健康
2021年9月26日下午7點,高三年級文科實驗班的全體同學在北教學樓多媒體功能廳開展了主題為“發掘你的潛能!”的高三心理輔導活動,由渭南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張文紅老師為主講。
心理健康中心 張文紅主任
本次活動總共分為三個模塊。第一個模塊是張主任精心安排的煩惱問答。步入高三,許多同學都在心理上有或大或小的煩惱,所以問答活動環節馬上就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填滿了;而這些問題則被總結歸納,寫到了黑板上。等到問答結束,張主任將這些問題一一分析,逐個解答,解決了很多同學的疑惑。在為同學們答疑解惑的同時,張主任順水推舟,以語文做例子,用心理學和邏輯學的角度闡釋了分數和努力的關系,指明了為了分數需要努力的方向,明確了“分數就是目標,知識點是分數,所以知識點就是目標”,同學們也不禁嘖嘖稱奇。在互動過程中,張主任幽默風趣,帶動著全場的氣氛,不但可以精準把握同學們的問題,還時不時讓同學們開懷大笑。
認真聽講的同學們
第二模塊是由一段視頻引出的心理探討和游戲環節。張主任為我們播放了一段視頻,視頻里,研究者將造成人類抑郁狀態的主要原因歸咎于“反社會人格”對“社會人格”的否定和傷害上。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人格在人類群體中占比達1:4,后者會給人帶來積極且向上的樂觀情緒,前者則會引發人的負面情緒,使人在不知不覺中不斷否定自己,進而出現抑郁狀態?赐暌曨l后,張主任趁熱打鐵向同學們收集感悟,大家則是踴躍發言,談論自己關于視頻的看法。發言之后,張主任并沒有立馬肯定或否定某人的觀點,而是在黑板上將“反社會人格者”圈起來,拿直線引向了“自己”,“想一想看,你們是否面對自己時是一個‘反社會人格者’?”張老師緊緊看著大家提出了問題。同學們則是恍然大悟,發出陣陣驚呼:原來我們面對自己不足時往往會否定自己,此刻的自己才是自己的“反社會人格者”!張老師揮揮手平息了大家的驚呼聲,要求大家起立。要我們所有人一起玩一個叫貓抓老鼠的游戲:每個同學伸出左手,手掌朝下,緊緊挨住左邊同學伸出的右手食指,在聽到“老鼠”時就去抓左邊同學伸出的食指,同時逃離右手食指被他人抓在手掌。在同學們玩的不亦樂乎的同時,張主任由此引出了頭腦思考的過程和訓練大腦反應思考過程的方法,即人的大腦原始區有“戰斗”和“逃跑”狀態,要想獲得食物就要“戰斗”,要想避免成為別人的食物就要“逃跑”,問題是我們在趨利避害的進化過程中總想“逃跑”,怎么辦?一番討論,讓大家受益頗多。
在第三個模塊,張老師為我們進行了放松式的催眠,伴隨著張老師輕柔的聲音,同學在短短的休憩中緩解了在高三時刻緊繃的內心。
催眠中……
不知不覺已到了晚上8點,活動也接近尾聲了,可是同學們都還意猶未盡地在繼續探討,直到8點半由于時間關系大家才依依不舍和張老師告別,離開活動現場。
張主任帶大家一起“動起來”
心理咨詢對大家而言也許很難為情,但這樣的活動讓廣大同學體驗了疏解心理問題的另一種方法,解答了一些困擾著同學們學習與生活的實際問題。這次心理活動不僅起到了宣傳和推廣心理健康的作用,而且培養了同學們理性面對高三、以積極的態度進行備考的樂觀心理。相信在本次活動后,同學們可以不斷修正自己健康的價值觀,在自己的奮斗道路上越走越遠。
最后,再次感謝張文紅主任出席本次活動。